近日,山东省电教馆公布山东省中小学“科创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济南七中地理组张现瑶、刘树敏老师的研究论文《指向五育融合的6D-STEM模式教学实践探究——以“自然地理基础”为例》经学校推荐、市级推选、省级评审,成功获评省级优秀成果。该成果发表于全国优秀地理期刊《地理教育》2024年第9期(封面文章),是济南七中市级地理学科基地的建设成果,也是学校深化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 
获奖论文依托济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创造性提出6D-STEM教学模式,以高中地理核心模块为载体开展教学实验。通过量化分析证实,该模式有效破解了学科教学与五育融合的衔接难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跨学科创新素养。其创新价值在于将STEM教育本土化,构建了可推广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 此次获奖充分彰显了济南七中科学教育的特色成果。学校近年来构建了多维融合的课程体系:地理组开发“迈动地理,实践探秘”校本课程群,打造黄河治理、湿地生态等本土实践项目;信息技术组形成“基础-拓展-创新”分层课程链;综合实践组推行“行走黄河,品鉴济南”跨学科生态学习。同时,建成“校内科学实验场+校外都市农业基地”双平台,地理与综合实践学科成功入选市级学科基地。近三年,学校承担的省市级科学教育相关课题结题3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指导学生获国家及省级科创奖49项,2025年山东省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更斩获省级奖项5项。 济南七中将继续发挥市级科学教育引领校和区域科学教育联合体牵头校的力量,以“务实创新、协同育人”为科学教育的出发点,整合大中小幼联合体资源,优化师资培养与课程体系,强化STEM与创客教育特色,打造“低成本、高实效”的科学教育模式,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供稿:地理组 教学管理部 初审:张现瑶 刘树敏 复审:亓莹 终审:王莉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