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首页
>>教学园地>>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济南七中2022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9-27 浏览次数: 字号:[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 三进工作机制。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精神,坚持正确方向、育人规律、深化改革、以评促建,提高办学质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以优化教学管理和服务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回归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  工作目标

1.加强对常规教学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选科走班教学模式,做好高考、学考复习备考工作。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高教科研氛围。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提升教学规范化,营造各个学科集体备课的氛围,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3.加强新高考研究,明确工作方向。研究新高考,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完善学校选课走班方案,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内动力。

4.强化目标责任,合理规划安排各年级教学任务。做好高一学考备考和选课的前期准备工作、保障高二选课走班的良好教学秩序、做好高三备战高考的教学指导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工作。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各个年级良好的学风,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常规

1.加强学科教研。每学期教研组组织一次公开教研活动,间周组织一次专题教研活动,集中学习讨论,加强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学科团队凝聚力,让更多的教师深入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各备课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研讨,逐步形成备课组特色的高效集体备课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亮化备课管理,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备课信息及时上传到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济南七中教研中心备课专栏,教导处加强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监督和管理。

3.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教导处通过巡课、检查对课前备课、课堂教学管理、课程实施、课后作业批改、艺体及信息课上课规范、学生考试监考等常规工作加强监督,每月针对发现问题进行反馈,提升课堂教学、考试管理的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4.开展丰富学科活动。教导处通过举办学生学习标兵及突出进步奖表彰、优秀作业展评、学科知识技能大赛、优秀艺术通用作品展等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加强作业管理。教导处制定《济南七中作业管理办法》,建立学生作业统筹制度,调控学生作业时间,切实解决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教导处组织召开“作业统筹协调会”,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学情,科学设计作业,调控学科作业总量,统筹各学科作业完成时间。教研组每周一次检查,教导处每月一次检查。

6.充分发挥教导处所属部门的作用。提高理化生实验室和通用技术教室、学科功能教室的使用率。结合实验学科的教学进度,举办学生实验技能比赛。加强教导处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职能,进一步提升教辅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为一线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夯实基础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优化特色课程,丰富课程资源供给,着力开发校本课程,重点打造艺术、体育、创客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进一步规范学科活动课程、学科德育课程、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和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计划性。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加强课堂观摩、课例研讨、同课异构和课题研究等活动,组织上好公开课、新教师汇报课。开学初结合济南市基础教育优质课评选,认真组织好校内评审,遵循教育规律,提升核心素养,立足学科教学,强化课堂育人效益,发挥优质课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济南市2022年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认真组织校内评审,激励教师强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育人品质。

2.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为了激发青年教师热心教学、精心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夯实教学基本功,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3.开展“名师示范周”活动。正高级教师孟昭中、孙红霞老师,名师李美瑛、李梅凤、程凤霞老师,进行教学示范和专题讲座,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开展青蓝工程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旨在通过“青蓝”结对,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5.组织好教师培训活动。开展好新一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根据需要积极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培训工作,做好校级优课评选,组织好互联网+及面对面学科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完善教师评价。评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思政教师、教坛新秀,以评选促提升。

(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完善选科走班教学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高一学生选课。对以往年级在济南市、山东省统一考试的成绩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出全省学生选课规律以及我校学生学科优势,用以指导高一学生选课。

通过对学生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师资力量进行选课,同时根据学生的预选课结果,提前进行教师编排,对教师需求情况及时做好预案。做好期中考试后的模拟选课, 5月初进行第二次模拟选课, 6月初完成选课,在新学期开学前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微调选课的需求,为新高二班级的稳定打好基础。

2.结合线上线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的课程学习以外,假期开展线上延时辅导,整合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加强线上辅导,有效将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起来。周末延时服务的进行,以及假期线上的学习和答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利用数据促精准。基于科大讯飞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学生历次考试数据的学情,提供试卷涉及知识点分析及对应试卷题号,及单个学生知识点题目得分率和班级得分率对比分析。对比班级知识点得分率,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的优势和短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提高教学成绩分析科学性,激发教师教学活力。基于升界软件的基础成绩与名次增量的回归分析,在增值评价的基础上,解决了各班级基础不同对增量大小本身存在制约,由此引起的基础好的班增量小、基础差的班增量大的问题。提高成绩分析的科学性,激发教师教学活力。

5.加强特长生的课后辅导。利用假期对特长生进行文化课辅导,提高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提升特长生高考质量。

(五)高质量完成社会考试考务工作

认真组织好夏(春)季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各级各类社会性考试,以“零失误”为目标,认真学习市、区招办考试考务培训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校内考务人员安排及工作细则,落实好校内考试的考前培训、考中监督、考后总结等工作,提高考务服务质量,确保各类考试圆满顺利地完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