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首页
>>校务公开>>规章制度
济南七中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发布日期:2022-09-27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制订的《济南七中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本规定包括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听课和评课、布置作业、考试管理七个方面,望全体教师严格执行。

一、集体备课

1.要做到“三定六备四统一”

“三定”指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

“定时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前到达指定地点,不能迟到或早退,否则按学校有关考勤规定处理。

“定地点”。各备课组固定本组集体备课地点,如有变化,向教务处说明。

“定主讲人”,主讲人由备课组教师轮流担任,每次集体备课时组长指定下一次的主讲人。

“六备”指备课程标准、备考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

“备课程标准”和“备考纲”是指主讲人要指出所备课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中的那些目标和要求,应怎样达到或实现。

“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是指要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建议,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

“四统一”指同一层次的班级或学生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

2.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其他教师轮流主讲说课、参与讨论。

3.要保证充足的备课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

4.集体备课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内容要充实,讲究实效,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备课记录本》主要内容部分由主讲人填写,其他部分由组长填写。

二、个人备课

1.备课的呈现形式为教学设计,文本形式既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

2.体现层次性,既要保证学优生吃得饱,又要考虑学困生吃得了;作业设计也要有层次。

3.书写要认真,提倡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4.新授课要设计好学案,注重当堂的练习或检测。

三、课堂教学

1.教师要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讲究教师礼仪,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衣饰要符合教师身份;在预备铃响起准时到教室,稳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上课用品的准备情况,与学生进行简短交流。上课铃声响起准时上课。

2.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分类推进。既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落实,又要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习惯,又要传授方法。

3.要做到讲练结合,每节课教师新授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要努力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4.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要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要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5.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四种状态:

(1)参与状态,学生应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

(2)交往状态,课堂上应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应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应具备合作技能;

(3)思维状态,学生应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价值,探讨问题应积极主动,具有独创性;

(4)情绪状态,学生应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自我调控学习情绪。

6.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各学科每周要安排一次随堂测试(周课时数较少的学科可两周安排一次),内容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学生成绩可作为学科学分认定的参考。

7.上听力课、实验课、复习课、阅读课、录像课(包括影片欣赏)等,教师也要按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

8.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规范课堂用语,同时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

9.教师要按课表上课,调课需经教务处批准。不得私自调课,更不得空课。

四、课堂管理

教学秩序包括课堂秩序和自习纪律,教师要对所授课的课堂秩序负责,要采取得力措施,严格管理课堂纪律。要有效利用晚自习(住宿生),自习课不得讲课,可巡回做个别辅导。

五、听课和评课

1.新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行政领导听课30节以上。听课教师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切磋,以期共同提高。

2.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除记录授课教师的授课过程外, 更要及时记下自己的观点看法。

3.班主任有责任多听本班的课, 任课教师以听本学科教师的课为主, 年轻教师应主动多听老教师的课, 以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4.凡公开课均要进行评课。评课时,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均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讲大、虚、空话, 进行正反两方面评, 尽量多提宝贵意见,多听不同意见、观点。

5.凡学校组织的公开课, 本学科组没有课的教师均要求前去听课。

6.教学管理人员应多听“推门课”, 课后双方应进行交流。

7.评课时, 授课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均应认真做好记录。

8.教研组长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本,学期结束时,教研组长把教师听课评课登记表及时上交到教务处。

9.教务处每学期对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六、布置作业

1.要有针对性,要精选习题,不搞题海战术;

2.作业要分层次,设计必做和选做作业,必做作业要全批,批改作业要规范,提倡写鼓励式批语;

3.教师要对作业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讲评,学生错题要重做,做后教师要批改。

七、考试管理

要适当控制考试次数,增强考试能力的培养和答题规范化训练;要认真分析考试成绩,建立多元化的表彰鼓励机制,关注学生成绩的变化,既要表扬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也要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责任部门

本规定由级部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教务处主任和教科室主任协助。级部主任要定期检查、反馈、总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