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
济南七中体育教师团队默默奉献,收获桃李满天下
记者 高明兴
每年的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的目光大都会投向语数英等文化课老师,或是送上鲜花,或是拥抱致谢。这时,济南七中的体育老师们会静静地站在角落里,默默注视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看着自己曾经带过的学子即将迈入高等学府,他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一股股自豪的暖流涌上心头。他们就是这样,不求回报,远离喧嚣,默默工作,通过兢兢业业的不懈努力,创造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时间精力全花在教学训练上
济南七中体育教师团队目前有11人,全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40多岁的中年教师为主。“很多老师在济南七中已经工作了二三十年,早已经把自己和学校融合在一起。”济南七中体育组长王加航说。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像春蚕,穷尽毕生精力;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体育组的老师们虽然不善言辞表达,但一直是这么做的。除了负责高中各年级的体育课常规教学外,他们还承担了济南七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体育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要想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想毕业后升入好大学,离不开系统、科学的日常训练,更离不开老师在平时训练时对学生一点一滴的塑造。
训练工作说起来非常辛苦,夏天除了要接受烈日的爆晒还要被蚊虫叮咬,冬天则被零下的严寒冻得手脚发麻。虽然这项工作既辛苦又枯燥,但体育组老师们依然一丝不苟满怀热情对待。
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当王劲鹏走出山东体院大门来到济南七中时,他还是个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二十年来,他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教学、训练上,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一年中除了春节期间放几天假,其余时间无论节假日、周末、刮风下雨,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私事耽误过训练,甚至在自己生病、妻子生产期间也从未缺席。
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或许很多人以为体育老师都是“大老粗”,不够细腻,可实际上王加航和他的同事不仅关心孩子们的教学、训练,也注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和其他学生相比,个别体育特长生因为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自信心不足。这时,王加航和同事就客串心理老师,激励他们放下包袱,纠正自卑自弃的错误心态,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使他们尝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对学生就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的困难也要帮助解决。”济南七中体育老师耿建春说,每年的新生中都有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体育老师们就组织田径队中已毕业的学哥、学姐定期资助在校的学弟、学妹。
2003年高考,学生孟圆经过努力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但由于父亲得了癌症、母亲下岗在家,孟圆连学费都拿不出来,母女商量后想退学参加工作。王劲鹏知道情况后,为孟圆垫付了5000元学费,使她顺利进入大学就读。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济南七中的体育教师团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需要呵护的孩子,为学生们竖起了一个个闪光的路标,修筑了一条条通向理想的金桥。
突遇危险先保证孩子撤离
2009年7月20日上午,王劲鹏带领参加完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山东队33名学生,乘坐大巴从南充去成都双流机场。期间大巴车突然着火,汽车被烧毁,通过王劲鹏、司机和过路好心人的奋力营救,33名学生有惊无险。
事故发生后,除了两名学生的身份证烧毁暂时不能搭乘飞机返回外,其余同学均安全返济。王劲鹏则留下处理学生行李赔偿问题,同时陪同两位同学等待身份证明材料。四天后,他才和两名学生平安返回到济南。事后,孩子们回忆说,在指挥学生逃离火灾现场时,王劲鹏一直呼喊学生先撤。“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每个老师应尽的义务,我相信,换做其他的老师也会这样做。”王劲鹏说。
1997年7月,耿建春大学毕业进入济南七中任教。十几年来,他经历和听说了许多有关济南七中体育教师团队的感人故事:王成武老师虽然经济困难,但坚持每天为队员准备早餐;张兵老师腹部手术,依然指挥七中足球二队参加省中学生足球比赛并获冠军……一位位铁铮铮的汉子,一颗颗赤诚的心,感动了济南七中的广大师生和家长---原来,粗犷的外表下,体育教师团队有着铁一般的意志,也有动人的侠骨柔情。
辛勤劳动换来丰硕成果
为了七中的孩子们,体育教师团队舍弃了太多却无怨无悔。令王加航感动的是,每一个体育老师事业心都非常强,默默奉献的同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抱怨叫屈。
以王劲鹏为例,三年时间使济南七中田径队成绩从济南市第二梯队攀升到第一梯队,先后有近一百人升入全国重点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他带过的学生中,96级毕业生慕华入选国家橄榄球队,并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锦赛等一些列重大国际比赛,05级毕业生马磊在北京大学的体育特长生测试中取得110米栏第一名的好成绩……1995年至今,济南七中田径队始终在济南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保持前三名的好成绩,2009年还曾荣获山东省学校杯团体总分第三名。足球项目也是济南七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2009年曾获得全省中学生足球比赛冠军。
“有人说,体育老师的付出要远远大于收获,但大家从未计较过。”王加航说,从教二三十年来,体育组的老师们收获桃李满天下,这正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
回首这么多年的工作,看着操场边高耸的毛白杨枯了又绿,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从进校时的少年踌躇,到毕业后纷纷走向理想的大学,王加航感慨万分:虽然体育老师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只要兢兢业业不懈努力,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也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